LUBRICANT HEALTH & VISCOSITY
當潤滑油效能降低時,黏度會有明顯改變,所以可使用黏度做為潤滑油健康指標。潤滑油黏度變得越黏稠,通常表示潤滑效果下降,帶來摩擦力提高,產生耗能現象。相反的,如果選用黏度較低的潤滑油,可能會造成機件間潤滑不夠,造成機件損毀。
所以潤滑油所以潤滑油會依工作環境需求,來調配不同的配方,於不同溫度下展現不同的黏度值。
傳統上,黏度分析是將機台上運作的潤滑油取樣送至實驗室進行黏度分析,但往往耗時無法即時得到數據,甚至需要數日才可獲得數據。產生機台換油時機的延誤,造成機台或是送油機的損壞或停機風險,造成損失。或是,提早更換機油,造成潤滑油成本增加。
microVISC-m 是一款可攜至現場使用的黏度計,具備有鋰電池,使用專利設計微流體通道設計,只需將0.1mL潤滑油吸取於科拋棄式注射筒內,放入黏度儀內,即可進行快速解精確分析,得到黏度值(dynamic viscosity, cts)。此方法符合 ASTM D341 潤滑油國際測試規範,可於單一測試溫度下,同時獲得於 40 ºC, 80 ºC, and 100 ºC 下的黏度值,做為潤滑油健康指標。不需再使用傳統方法,於不同溫度下,耗時分別於不同溫度下一一量測比較。
例如: 當我們保養車輛時,往往依經驗每5,000~10,000公里進行機油更換。但想想,使用不同機油品牌及型號,還是依照行駛公里數來更換機油,會是科學的方法嗎? 這個經驗法則是誰訂立的? 會不會花冤妄錢或是避免愛車受損,花錢買心安?
使用microVISC-m 黏度儀,分別測試Penzoil 5W-30 新油及舊油,於下表分析數據顯示:
Table (1) 新油測試數據,顯示分析數據與官方數據吻合,小於0.5%誤差。顯示黏度儀具有高精確度。
Table (2)舊油測試數據,顯示黏度於40/80/100℃下,黏度增加28.5%, 19.9%及17.1%。顯示黏度儀具有高鑑別率。 
 
Table (1) New Penzoil 5W-30
| 
			 Temperature (oC)  | 
			
			 40  | 
			
			 80  | 
			
			 100  | 
		
| 
			 Reference Visc. (cSt)  | 
			
			 60.664  | 
			
			 16.177  | 
			
			 10.091  | 
		
| 
			 microVISC-m Visc. (cSt)  | 
			
			 60.931  | 
			
			 16.231  | 
			
			 10.118  | 
		
| 
			 % Difference  | 
			
			 0.4%  | 
			
			 0.3%  | 
			
			 0.3%  | 
		
Table (2) Used Penzoil 5W-30
| 
			 Temperature (oC)  | 
			
			 40  | 
			
			 80  | 
			
			 100  | 
		
| 
			 Reference Visc. (cSt)  | 
			
			 60.664  | 
			
			 16.177  | 
			
			 10.091  | 
		
| 
			 microVISC-m Visc. (cSt)  | 
			
			 77.981  | 
			
			 19.395  | 
			
			 11.813  | 
		
| 
			 % Difference  | 
			
			 28.5%  | 
			
			 19.9%  | 
			
			 17.1%  |